
投资者网络的乔丹
编辑吴越
5月初,a股迎来年报收官季,4000多家上市公司已依次亮出2021年成绩单。从消费零售板块的表现来看,这条赛道依然是“长坡厚雪”。虽然该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也受到了疫情的负面影响,但许多企业能够应对,特别是各子行业的领导者,他们在疫情下表现出了复原力。
早在2月28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。2021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5%,比2019年增长7.1%。可见,消费板块韧性好、潜力足、空间大的特征并没有改变。2021年整体一直保持增长,已经恢复甚至超过疫情发生前的水平,也就是2019年。
不过,虽然营收端呈现增长,但疫情反复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。此外,目前疫情趋势尚不明朗,需要警惕2022年社会零增长速度的掉头和下滑迹象。
“喝酒吃肉”市场火爆,龙头韧劲凸显。
财通证券研报显示,2021年a股化妆品板块共实现营收540.34亿元,同比增长10.3%。其中品牌端整体实现增长,渠道端下滑。
在个股和品牌方面,上海家化以76.5亿元的营收继续领跑其他美妆公司,而爱美客(300896。SZ)、华西生物(688363。SH)和甜菜碱(300957。SZ)分别为104.1%、87.9%和52.6%。
部分化妆品企业收入简介
在渠道层面,代表运营商的有王一艺创、丽人丽妆(605136。SH)分别盈利11.35亿元和41.55亿元,同比下滑12.59%和9.67%。
食品饮料板块,2021年,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8943.13亿元,同比增长14.32%。其中,乳制品和白酒公司合计占上市食品饮料公司的“半壁江山”,合计占比54%。
食品行业收入比重简介
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,白酒板块收入增速最大,收入同比增长18%;其次是速冻,收入同比增长17%;乳制品、调味品、卤味收入增速分别为16%、15%、14%。根据郭盛证券的研究报告,在休闲零食领域,a股零食板块也因春节错时而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涨幅。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%。
食品饮料板块虽然整体增长,但也出现了行业分化的现象。其中,零食板块中,洽洽食品、桃李面包(603866。SH)、甘源食品(002991。SZ),演金铺子(002847。SZ)等“制造型”企业营收稳定,而部分“渠道型”企业由于进入线下渠道,在转型阶段面临压力。
部分食品企业收入简介
在调味品领域,目前有近30家上市公司涉足,酱油、醋等传统调味品渗透率最高。年报数据显示,酱油、食醋基础调味料、复合调味料、面包酵母公司业绩普遍下滑。个股方面,海天叶巍依然是行业龙头。2021年营收突破250亿元,但增速创下近10年新低,增幅仅为4.18%。巨高辛(600872。SH)、恒顺醋业(600305。SH)和加加食品(002650。SZ)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,营收分别下降了31.04%、62.28%、145.48%。
但相比之下,主营味精、鸡精业务的企业业绩却逆势上涨。其中,梅花生物营收228.37亿元,同比增长139.4%;阜丰集团(00546)的业绩。上市公司HK)也同比增长103.31%,至215.4亿港元;虽然嘉龙(002495)的营收。SZ)仅为2.8亿元,其营收增长率却高达174.04%。
在纺织领域,并入李宁、安踏体育(02020.HK)、特步国际(01368)等港股上市公司后。HK),根据郭进证券的研究报告,2021年下游零售板块A+H股全年营收合计2362亿元,同比增长11.43%。其中,得益于滑雪、露营、徒步等户外运动的兴起,户外和运动服饰板块表现亮眼,分别上涨36.88%和34.66%;高档服装和家用纺织品分别增长17.13%和16.58%。
个股方面,安踏体育以493.3亿元的营收领跑行业,李宁以225.7亿元的营收紧随其后。在a股市场,华立集团、雅戈尔(600177。SH)、蓝海家居(600398。SH)、马森服装(002563。SZ),以及比恩勒芬(002832。SZ),位列纺织服装概念市值前五,营收分别为174.7亿元和136.1亿元。
总体来看,在上述三个品类中,食品饮料板块的营收规模最大,“喝酒吃肉”的市场非常强劲。此外,考虑到一些化妆品和零食企业的收入,我们不难发现,依靠淘客等传统线上渠道的商家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。
一方面,近年来,Tik Tok、Aauto更快、线下社区团购等直播渠道无疑分流了一定比例的消费者。以化妆品板块为例,根据第三方淘数据,2021年全淘网护肤品GMV为1844亿元,同比增长-6.74%,彩妆GMV同比增长-12.96%。同时,Tik Tok等新兴电商平台的GMV逐渐增加,分流了传统平台,分散了流量,对企业的多平台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疫情持续扰乱生意,但赚钱不易。
从收入来看,化妆品、食品饮料、纺织都实现了稳定增长,那么这些板块的盈利能力如何?
财通证券研报显示,2021年化妆品板块整体净利润38.71亿元,同比下滑21.2%。个股方面,水阳股份、上海家化、珀莱雅(603605。SH)分别增长了68.5%、50.9%和21.03%,而宋庆和丸美(603983。SH)分别下降了297.8%和46.6%。
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在原材料价格上涨、化妆品新规等因素导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低的形势下,一些领先的医美化妆品企业交出了相对亮眼的答卷。其中,爱美客、倍泰尼、华西生物的盈利能力位居行业前列。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9.6亿元、8.6亿元和7.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17.8%、58.8%和21.1%。
食品饮料板块,虽然各板块均实现收入增长,但利润端分化明显。2021年,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1566.57亿元,同比增长12.44%。其中,白酒以较高的品牌溢价保持极高的利润率,占比69%;乳制品受益于原奶价格下跌,利润率持续改善,净利润同比增长54.62%;然而,对调味品、休闲食品等的需求。,受疫情影响,原材料价格上涨,面临挑战,净利率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。
食品工业的利润
个股方面,海天叶巍、涪陵榨菜、中炬高新、何谦叶巍、恒顺醋业、佳佳食品净利率分别同比下降1.44、4.37、3.63、0.65、9.64、13.07个百分点。
一些调味食品的利润
纺织领域,根据郭进证券的研究报告,2021年,A+H股归母净利润达246.44亿元,同比增长126.13%;Q1-4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3.17%、132.33%、131.48%和-39.98%。四季度以来,在需求疲软和原材料上涨的双重压力下,出现了明显的下滑。
个股方面,安踏体育以77.2亿元的净利润领跑行业。但在净利润增长方面,李宁以136.14%的同比增幅一骑绝尘。回看a股市场,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雅戈尔、蓝海之家、马森服装、碧茵乐芬、太平鸟的净利润分别为51.27亿元、24.91亿元、14.86亿元、6.25亿元、6.77亿元,同比增幅分别为-29.15%、39.6%、84.5%、6.77亿元。可见,随着行业本身的高增长,头部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积累的RD优势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的要求。此外,高度集中的营销资源,如比赛和运动员代言,继续成为增长的领导者。
整体来看,大消费板块受成本端原材料涨价和需求端疫情扰动影响,部分企业盈利能力较弱。而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效应,可以充分发挥采购优势提前锁定部分成本,保持净利率的稳定增长。
但目前全国疫情仍承压,市场担忧依然存在。据社零数据显示,2022年3月,社零总额为34233亿元,同比-3.5%略有下降。但2022年3月,粮油食品同比增长12.5%,饮料同比增长12.6%,烟酒同比增长7.2%,日用品同比下降0.8%。食品和饮料在压力下保持了弹性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