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险是生活的安心后盾,当你签下保险合同的那一刻,是不是觉得保障已经全面开启?可别大意,有个陷阱悄悄潜伏,不少人出险后理赔被拒,追根溯源,问题竟出在保险等待期上。通过以下真实案例,助您全面了解保险等待期,提醒您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,明确等待期时长。同时,尽早规划保险,别等风险临近才匆忙投保,避免因等待期而让保障“失效”。
案例详情2024年12月,杨先生为自己购买了一份重疾险,年缴保费21815元,缴费期20年,保额50万元。2025年1月,杨先生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,不幸被确诊为肺癌。他认为自己已购买重疾险,便向保险公司提交理赔申请,但保险公司在审核时发现,杨先生确诊时间距离投保时间仅不到2个月,而该重疾险条款规定等待期为90天。最终,该案件因在等待期内出险,保险公司解约退还已交保费,杨先生失去了保障。
风险提示重视合同条款:购买保险前,要认真了解保险合同的每一项条款,特别是保险责任、免责条款、等待期等核心内容,有疑问及时向保险销售人员或保险公司客服咨询,确保自己清楚了解保险条款的各项规定。确认理赔条件:重疾险是一种风险保障工具,但并非所有疾病、所有情况都能无条件覆盖。在购买重疾险时,要仔细了解等待期、理赔条件等容易被忽视的细节,可要求保险销售人员在合同中标注好重点,确保对保障内容充分了解。
合理搭配保险:在等待期内,可以利用社保、意外险、医疗险等其他保障来弥补可能存在的风险缺口。社保能提供基本医疗保障,意外险一般无等待期,医疗险等待期一般为30天,合理搭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等待期风险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